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宋姣: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出席中共哈尔滨市委“牢记嘱托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第七场,主要发布我市打造“宜居幸福之都”进展情况。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哈尔滨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新区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专职主任葛剑辉,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忠萍,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永利,哈尔滨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万,哈尔滨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超,哈尔滨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学红。
下面,请葛剑辉主任发布我市打造“宜居幸福之都”进展情况。
哈尔滨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新区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专职主任 葛剑辉
哈尔滨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新区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专职主任 葛剑辉:人民幸福,是全面振兴最为温暖的底色;安居乐业,是城市发展永远不变的初衷。自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六大行动”建设“六个家园”,“宜居幸福之都”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一)加力实施提高就业收入水平行动,“富足家园”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以稳经济支撑就业,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8.1亿元,同比增长3.1%,带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0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万人,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坚持以优服务保障就业,推出380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动”率均达98%以上,“就近办”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码上诚信”获全国“信用承诺实践助力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奖。1-10月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93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3.5万户,较去年同比增长4.58%。
(二)加力实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行动,“舒适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交通更加畅达。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国省道改造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东三环快速路、红旗大街、友谊东路道路更新改造等43项路桥工程竣工通车,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环全线隧道贯通、3座车站投入运营。投入运营210台纯电动巡游出租汽车,打造10条敬老爱老公交专线,完成9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燃气、供热、供排水、污水处理等源网厂站加快建设,新增供热能力750余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651个,安装充电终端1560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累计创建洁净小巷2413条段,年度创建示范街路10条。累计增加外摆摊位1.37万个、打造特色街区16条。政府定价停车场免费停车由15分钟调整至30分钟。
(三)加力实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行动,“绿色家园”建设取得新提升。全力推进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无废城市”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历年最好;水质改善程度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排名第七,居全省第一;新植树木8.3万株,完成彩化建设32.17公顷;新增公园游园13个,启动公园开放试点11个、共享绿地面积15公顷。
(四)加力实施增进民生福祉行动,“和谐家园”建设取得新进步。住房保障持续完善。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年度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5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万户。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8所,累计创建特色高中48所,新增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我市荣获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和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养老服务持续提升。颁布全国首部地方养老服务设施条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161户,市第一、二社会福利院异地新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全市急救分中心(站)扩增至47个,市属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市口腔医院2期完工投用,DRG支付方式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改革目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百姓减负超14.2亿元。社会保障持续强化。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继续保持在80%以上,全市低保标准实现“十九连增”,城区农村困难群众冬季取暖补助标准由每户200元提至1110元。
(五)加力实施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内涵行动,“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新变化。城市特色保护传承。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和13个历史街区、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推动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一体化发展。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文化旅游活动,我市荣登“2023年冰雪旅游城市十二佳”榜首。体育健身全民参与。成功举办全国冬季铁人三项锦标赛、“华艺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哈尔滨马拉松等国际国内赛事,以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万人徒步等全民健身活动。
(六)加力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行动,“平安家园”建设取得新成果。食药品安全常抓常管。前三季度共检查食品企业等市场主体9万余家,检查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1万余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纳入国家公示名单。社会治安平安稳定。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街面“两抢”案件保持零发生,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防汛救灾众志成城。全力应对历史罕见洪涝灾害,无一人因灾死亡。争分夺秒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年内开工维修重建19225户受损房屋全部完工,受损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基本恢复灾前水平,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全面保障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生活富裕实现新突破、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突破、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新突破、安全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六大发展目标,多方联动,多点发力,积极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观可感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精神品格更加彰显,让城市更有温度、人民更加幸福,努力谱写宜居幸福之都新篇章。
主持人 宋姣:谢谢葛剑辉主任的发布。下面进入回答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作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的关键一环,请问我市围绕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集中在哪些方面?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忠萍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忠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与提问,下面我就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向大家作以介绍。文明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哈尔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的重要任务,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坚定理想信念引领人,以向上道德风尚塑造人,以良好文明素养陶冶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筑牢精神之基,让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
一是坚持价值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寻找城市声音”“恋上哈尔滨”等主题活动,发挥全国道德模范马旭、“时代楷模”刘永坦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弘扬主旋律,创排以典型人物为原型的电影《余下都是春天》等文艺精品,话剧《坦先生》被文旅部列为献礼党的二十大剧目。培育市级以上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3200余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龙江优秀精神,发挥43所革命传统学校、99处红色展馆遗址的主阵地作用,开展“云·游”红色教育基地活动,组织各类宣讲4000余场次,“红领巾”宣讲团纳入中宣部经典案例,工作经验在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刊发。出台《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确定每年5月为文明行为宣传月,打造地铁“冰城文明号”主题专列,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系列文明风尚行动1200余次,线上线下吸引70余万市民参与。
二是坚持共建共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改进优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动,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开展“1+3+7”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微服务”织补民生“微需求”,解决各类民生实事97183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推进城乡融合,全域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创新区域协作模式,全面开展区县共建、单位帮建,打造乡风文明试点村镇1625个,常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8900余场次。加强细胞创建,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带动多层次多领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现有各级文明单位1300余个、“十星级文明户”9.6万户,市级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1234户、文明校园206个。推出“百年征程路 奋进文明城”大型主题采访,我市多个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
三是坚持涵养化育,文明实践全面拓展深化。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251个,文明实践广场、基地192个,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四级覆盖,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出台《哈尔滨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实施细则》,成立19支志愿服务总队、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107支,打造“四叶草”“e支部”等一批品牌项目,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140.4万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体系“四位一体”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常态开展“多彩春日、清凉夏日、丰硕秋日、温暖冬日”四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全民阅读”“情暖夕阳”“青春向党”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下一步,哈尔滨将切实发挥省会城市龙头示范作用,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礼迎亚冬会·文明我先行”为主题主线,大力开展“城乡文明十大提升”行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以最好状态、最优素质、最美风尚,礼迎2025年第9届亚冬会,进一步展现新时代哈尔滨文明活力形象,努力为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记者:哈尔滨如何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魏永利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魏永利:人民群众现在对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从“学有所教”转变为“学有优教”,教育体系、教育治理、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同时,哈尔滨作为副省级省会城市,要办好与城市地位相适应、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相匹配的优质、均衡、协调、开放、多元、创新的现代化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我市下一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主要有: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思想引领、活动驱动,形成育人合力。把立德树人融入各教育环节,贯穿各教育领域,体现到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二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启动实施优质惠民工程,到2025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2%以上。深入实施幼儿园分类建设与管理,争创省一类幼儿园100所,二类幼儿园200所。持续推进“安吉游戏推广”和“幼小科学衔接”国家级、省级实验区、试点园建设。依托哈尔滨市学前教育1+2联盟协同发展合作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城乡间、区域间和园际间平衡发展。
三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全市18个区县(市)31项可量化指标达标率均超过80%。平房区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任务,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办学质量差距,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四是深化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到2025年,实现每个区、县(市)建成一所优质特色高中,深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专项行动,特色高中学校达到50所以上;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综合改革,探索优质高中自主招生;九区21所高中全覆盖帮扶9县(市)34所县域高中,“一校一案”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五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围绕我市打造“七大都市”战略目标,对接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2个、市域开放型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2个,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10个、特色现代产业学院30个,建成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职业教育服务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记者: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市人社部门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下一步将从哪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
哈尔滨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学红
哈尔滨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学红: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续聚焦提升就业工作质量,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截止10月末全市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7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中有升。
一是聚焦企业难处,稳定就业存量。以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抓手,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共发放稳岗补贴4194.74万元,减免企业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共计2.8亿元。二是聚焦市场吸纳,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共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384万元。三是聚焦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3笔、金额7065.3万元。四是聚焦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52万人次。五是聚焦公共服务,促进供需对接。依托“就业地图”“零工平台”等具有我市特色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开展“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等公共就业服务招聘活动967场,提供岗位43.8万个。六是聚焦重点群体,促进青年就业。通过实施人才新政,实现了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人数5年来首次近20%的大幅增长,达到4.34万人。统筹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累计接收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47万人,已实现就业8906人。通过“农民工带头人微信群”,带动农民工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71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全年就业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好2023年最后一个月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科学研判、统筹施策、协同发力,通过持续强化就业政策落实,强化更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强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稳存量,扩增量,以更有力举措、更精准服务促进全市高质量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2024年谋局开篇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们看到,近两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市民生活便利性、安全性得到很大提升。请问,今年我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哈尔滨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东万
哈尔滨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东万:年初,我市召开了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了“千方百计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短板”的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们住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全省建设“六个龙江”和我市打造“七大都市”战略,以“十大工程”为牵引,系统谋划实施了市政路桥、轨道交通、水气热源网厂站等城建重点工程,千方百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动城市建设治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一是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新建、续建、改造东三环快速路、机场第二通道等路桥工程57项,其中:东三环快速路、哈成路、机场第二通道迎宾路高架等35项路桥工程建成投用;高标准完成红旗大街、友谊东路等8条示范街路改造。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环完成全部12座车站主体结构和13段区间隧道建设,3座车站投入运营。二是在水热气市政配套设施保障方面。持续推进松花江水源地上移项目建设,完成取水头、取水泵站、净水厂、转输泵站建设及设备安装,铺设输水管线28.42公里;完成三水厂升级改造年度任务,更新改造供水老化管线63.8公里;完成群力西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天;新建改造排水管线118.3公里,整治滇池路、上江街等易涝点4处,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完善;完成捷能热力等3个集中供热热源扩建工程,更新改造供热老旧管网347公里,新增供热能力750余万平方米;按期完成LNG应急储备项目建设,改造老化燃气管线910公里,有效提升燃气供应保障能力。三是在城市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积极发挥交管委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系统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651个、安装充电终端1560个;将107处经营性停车场、38036个停车泊位接入“城泊通”平台,增加用户31023个;完成“交通云”、车辆特征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和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车流集中、信号灯智能化水平低问题;采取在重要路段设置“临时闸机管控”、对环岛实施“信号+U型回转”等12项措施,缓解了西南二环交通拥堵;在76所学校周边设置交通岗,对20所学校制定交通疏导方案,极大改善了接送学期间交通堵点;大力推行停车资源共享试点,9个小区实现停车泊位经营共享。四是在住建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全力开展何家沟黑臭水体反弹治理,按期完成《何家沟黑臭水体反弹治理整改方案》38项整改措施和《哈尔滨何家沟返黑返臭问题指导帮扶技术报告》28项近期整改措施,何家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正在报省直部门履行验收销号程序。实施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项目建设,完成热源清洁化面积3458万平方米、建筑能效提升面积906万平方米。持续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整治垃圾堆放点429处、2243.7立方米,无害化处理量达16.76万吨。
下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七大都市”目标任务,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千方百计发挥城市建设投资拉动作用,全力做好亚冬会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工作,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省会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人居居住环境改善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市在打造“宜居幸福之都”工作中,对于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是如何进行保障的,都取得了哪些成效?此外,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哈尔滨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东万: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千家万户的共同心愿,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们以打造“宜居幸福之都”为目标,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我市人居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用心用情为百姓办好事、做实事。其中:在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上。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构建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体系,形成了“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格局。一方面,通过公共租赁住房,重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系,确立了“两审核、一登记、两公开”的审核机制。今年新增了保障受益家庭8000余户,完成公租房摇号配租4238套,为4.98万户保障群体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目前我市主城六区近8万户在保家庭全部通过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方式得到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另一方面,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及各类人才住房问题,年初,我们印发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按照每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元给予资金支持。今年通过新建、改建改造、转化盘活、购买等多种方式,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44套、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上,为了让广大市民群众住得更加安心、舒心、顺心,进一步提升幸福感,按照全市部署,结合主题教育,我们聚焦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脏、乱、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下大力气开展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整治,系统整治违建、垃圾清运不及时、通信线路不规整、防火隐患等各类问题2903个,百姓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整治任务。其中,在老旧小区改造上,我们自加压力、抢前抓早、精准谋划、周密组织,在规划设计、组织模式、队伍选用、资金筹措、民意征集等方面拓展了新路径、推出了新举措,年度新开工项目224个、改造面积1093万平方米,于6月全面进场施工。具体工作中,一是在初步设计和施工招标等关键环节,科学施划老旧小区改造规模体量,为同步启动、强化组织、高效推进“定好调子”。二是选择本地龙头企业作为初步设计单位,广泛征求民意,以“百姓想改什么”作为设计内容,开展现场踏查280余次,召开民意调查座谈220余次,优中选优设计方案,让规划设计“称民心、如民意”。三是创新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进行招标,让实力强、经验多、信誉好的央企国企参与施工,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四是专人落实项目包保,在项目上设置民生接待室,在每个单元、每个小区设立公示牌,公开市区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及街道社区的电话,确保百姓每条意见建议有渠道反映,第一时间得到答复解决。截至目前,已改造楼体1690栋、建筑面积105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万户。
下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国家、省、市部署要求,在工作中始终秉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怎么优就怎么做、怎么好就怎么干”的思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改善等民生保障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既要让百姓住有所居,还要住得满意、住得舒心。谢谢大家!
记者:在建立健全生命全周期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过程中,卫健部门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保障“一老一小”健康权益?
哈尔滨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杨超
哈尔滨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杨超: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加大“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全力维护“一老一小”健康权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方面,一是制定卫生健康部门《贯彻落实2021-2025年哈尔滨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二是不断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疾病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始终保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在99%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先心病筛查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三是持续巩固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着力提升新生儿的救治能力,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四是强化妇幼健康宣传教育专题活动,努力打造面向基层妇女儿童的高质量健康服务窗口。
在减轻群众生育、养育负担方面,市卫健委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生育支持政策。一是发放育儿补贴。今年4月27日,我市出台了《哈尔滨市育儿补贴发放办法(试行)》,为符合规定的家庭每月发放育儿补贴,直至子女3周岁。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施居民价格。三是对于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购房补贴、降低公积金贷款连续缴存时间、租赁住房提取公积金额度上浮 50%。四是对符合我市保障性住房资格条件、有未成年子女且按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纳入实物配租优先保障范围。五是个人所得税扣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
在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方面,一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积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和示范机构,目前我市推选的一个区、两个机构即道里区、省海员医院、省社会康复医院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和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名单。免费为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2次医养结合服务,同时提供失能老年人评估和健康指导服务,目前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和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均达到90%以上。二是积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目前我市已有29个老年心理关爱试点,同时确定4家市属心理关爱服务转诊医疗机构。三是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利用每年的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老年健康政策、普及老年健康知识,让老年人乐享幸福生活。四是助力构建我市老年友好型社会,全力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17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推进社区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效应。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抓住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把总书记“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殷殷嘱托化作提升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切实增强“一老一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更好匹配和适应不断增长的养老育幼需求,为打造“宜居幸福之都”提供强大动力。
主持人 宋姣:谢谢杨超副主任的回答。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了哈尔滨市委“牢记嘱托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通过发布我市全力打造“七大都市”进展情况及下步举措,向大家全面展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指引下,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相信大家能够切身感受到,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正在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牢牢抓住产业变革新机遇,强化政策顶层设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恳请媒体朋友在宣传和解读上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与,感谢六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